山寨做“机”的干嘛怕老外专利流氓

有关作者: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创始人/主任  李大维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生  郝云慧

 

 


近期发生了亚马逊强制下架来之中国的、今年最热门圣诞礼物的扭扭车事件,事件发生后,多数舆论将枪口对准了华强北,将该事件看作是华强北进一步衰落的里程碑。而我们作为长期观察山寨和华强北的研究者,在此次事件中看到的是:应该提倡华强北模式成为支持“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型模式,扭扭车事件则是一个重要的机运。

 

扭扭车事件的本质

 
 

 

我们请教了来自美国嘉杰律师事务所(Ni, Wang &Massand, PLLC)、自 2013 年来已经连续三年被美国顶级律师杂志《Super Lawyers》评为知识产权法领域明日之星的王铁卫律师提出了他的看法:

 

这次扭扭车在美国被亚马逊集体下架(Hoverboard)的事件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商家一窝蜂的制造和销售廉价劣质产品,里面的电池不过关,在美国已经出了十几起事故。扭扭车会突然起火甚至爆炸。有两起据说是晚上持续给扭扭充电就突然着火把人家房子都烧毁了。美国联邦政府的相关部门已经开始调查,影响恶劣,再次损害中国制造的声誉。但这个问题冤有头债有主,如果是守规矩的正牌企业这个倒不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亚马逊给商家发的信也只是要求提供产品里所用电池符合美国安全标准的证据。

 

第二,这里面牵涉到专利授权许可的问题。这是我的本行,研究了一下后感觉很有意思,虽然远远不及这几年手机行业专利大战的规模,但也算得上一个迷你版的专利战争。目前来看美国最有威慑力的扭扭车专利是一个叫Shane Chen的华裔发明人所拥有。NBA达拉斯小牛队的老板Mark Cuban(同时也是美国著名的创新创业电视节目<<Shark Tank>>的主要嘉宾)今年早些时候曾经和Chen达成专利许可和共同维权的协议,但十一月初突然宣布退出合约,决定自己搞一个不侵权的竞争产品。此后Chen马上和美国以前做踏板车(Scooter)的Razor合作。据说Razor为了获得专利的独占许可权花了一千万美元。Chen在和Cuban合作时就已经开始维权,先状告美国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公司叫IO Hawk(正式名字叫Soibatiancorporation,老板叫JohnSoibatian)。双方正在加州中区的联邦法院纠结(上个月一些媒体报道的原告胜诉是不准确的,原因可能是IOHawk错过了答复诉状的死限,但法官后来并没有批准原告的缺席裁决(default judgment)请求,而是让案子继续了)。Razor则在告另外一家美国企业Swagway专利侵权,同时也给Amazon(亚马逊)发了律师函要求下架所有未授权产品。

 

根据美国最近的一个判例,Razor其实不一定能直接告Amazon侵权,但我估计它怕麻烦,加上产品不安全的问题,所以亚马逊也就同意把绝大多数产品下架了。好玩的事情是,其实中国背景的公司也在或者可以参与这场专利大战。首先有小米背景的Ninebot把独轮电动车的先驱Segway买了,Segway已经把Shane Chen的公司Inventist以专利侵权为由告上法庭。然后我发现中国杭州的Chic(骑客)其实有两个美国的设计专利(还没来得及具体评估其杀伤力和抗打击能力如何),而且应该有别的专利申请在审查中。据说骑客已经在幕后开始参与ShaneChen和IO Hawk之间的案子。虽然骑客现有的武器单薄了点,但说不定也可以参与热闹一下。美国这两年的专利法变化很大,很多对专利权人不利,现在其实是中国企业抗击美国专利诉讼的好时机。

 

 

根据我们对整个扭扭车事件的长期密切关注,我们提出需要注意的几点:

 

第一,扭扭车并不是Razor公司发明的,而是他以购买专利的名义,从另一个同样没有发明扭扭车的想象家手里买来的。Razor公司之所以选择在圣诞节前夕制造事端,也并不是为了保护自己在市场上的扭扭车产品。而是因为,Razor是个传统滑板车的厂商,当它的传统产品市场受到创新扭扭车的威胁时,便通过此次购买专利的诉讼的方式来打击新兴的扭扭车厂商,以保护自己传统滑板车的既得利益,而使用的方式正是在于对所谓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正当利用。

 

在2014年11月“文化科技创新论坛”上,著名知识产权研究专家、深圳大学教授朱谢群教授就提出,“知识产权的本质和宗旨是要保护自由共享的市场经济,而非保护垄断”。今年8月11日,《经济学人》更是旗帜鲜明地表态要打倒专利制度。引文如下:

 

 

原文标题是“Time to Fix Patents”译文来自澎湃新闻

“专利制度原本是要通过强令专利持有者向世人展示他们的革新来传播知识;但这一点往往做不到,因为专利律师是一些昏聩透顶的家伙。相反,专利制度造就了一个由专利流氓和满腹戒心的专利持有人构成的寄生系统,它们的目标是阻遏革新,或至少是拦在创新之路上,除非能攫取一份战利品。一项早些时候的研究发现,半导体行业的新晋企业必须从老牌企业那里花费多达两亿美元购买许可。专利本应刺激革新的爆发;相反,它们被用于巩固老牌企业的优势。”

 

事实上,当成千上万的扭扭车从业者为了满足圣诞节供不应求的国际市场,加班加点辛勤劳作,满怀希望地为全球消费者准备他们期待的圣诞礼物时,突然冲出来一伙身披知识产权保护外衣的强盗,为了保卫自己的既得利益,透过法律的手段,企图冻结并肢解这些合法从业者的资金,企图将这些从业者全部置于死地。临近春节,国内成千上万的从业者会因此而下岗失业,成千上万个原本合理的梦想将会被这样的强盗行、径流氓行为无情摧毁。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有何理由去赞美这位强盗的暴力,又何必去嘲讽千万同胞被打劫后的悲怜呢?

第二,Razor公司是买的是什么专利呢?是来自一个美籍华人 Shane Chen的构想。Shane Chen最初只画了一个草图,提出一个概念,用电池驱动两个轮子,中间有一个可以扭动的轴承,并且通过陀螺仪自动调节平衡。虽然在中国和美国申请了专利,但这个产品他委托了很多个工厂来设计生产都没有成功。后来是一个杭州的大学老师借鉴了这个概念,把自动调节平衡改为机械调节平衡,进而和厂商合作,才真正把这个产品设计和生产出来。这位大学老师成立了杭州骑客公司,也在中国和美国成功申请了发明专利和外观专利。

 

话句话说,扭扭车之所以能够从一个简单的想法转化为一个实际产品,关键在于杭州这位教授对于机械调节平衡技术的发现和采用。而市场上现在销售的扭扭车也都是根据机械调节平衡技术的扭扭车进而展开大量生产的,而并非Shane Chen构想的自动调节平衡车。

 

第三,大部分华强北的扭扭车从业者,是从拥有独立发明专利的骑客公司手里拿到合法授权的。骑客公司在深圳给了很多工厂授权,每家收取10万元人民币的授权费,并且每台产品要贴10块钱的授权标签。换言之,事实的真相是大部分扭扭车从业者都在从事着合法的生产与经营,在圣诞旺季努力生产的时候,遭到Razor公司、Shane Chen、亚马逊团伙的突袭。

 

Razor团伙也会以扭扭车电池爆炸事件作为筹码来说。但事实是只有个别的从业者用比较便宜的电池和充电电路,而大部分的从业者用的是认证过的电池。近年来即使大品牌的机器也都出过类似的电池问题,更何况今年卖出的扭扭车超过一千万台,难免会有一些出问题也实属正常。所以这并不能成为封杀全部扭扭车产品的理由。如果按照同样的逻辑,是不是一旦有台福特轿车在中国发生故障,那就要禁止所有的福特轿车进入中国,甚至将美国生产的所有外观相似的轿车全部清离大陆?是不是要因为苹果手机发生过几次电池爆炸,那就要号召全世界手机用户封杀苹果手机呢?

 

所以,整个扭扭车的事件本质就是:Razor公司为了保障自己传统滑板车的现有市场,利用圣诞节全球旺季市场的关键时机,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法的漏洞作为不正当竞争手段,勾结Shane Chen,将亚马逊逼良为娼,一同对新兴的扭扭车产业在策略上实施打击,并野蛮掠杀华强北合法从业者的流氓行径事件。在此次事件中,Razor并没有直接获利,但新兴的扭扭车产业却为此险遭毁灭。所以这个事件本身与华强北存在的造假售假情况并没有直接联系,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华强北独具优势的开放创新环境在扭扭车事件中得到进一步展

 
 

 

扭扭车事件发生以后,我们看到国内已经出现了很多从业者起哄散伙的、相互指责拆台的,一些民众借机鄙视华强北的、嘲讽自己同胞的种种情况。其实,这并非一件值得羞愧事情,反而是一件值得我们深思,进而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华强北已然形成的具有强大优势的开放创新环境,在此次事件中得到了进一步显现。这其中正蕴含着一个未来的时代,而华强北正在引领着这个未来时代的开端。

 

第一华强北是全球共享经济航者,它经过三十年的展,自然形成了一套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风险更小的开放生态系抱团的生产经营模式,而这个模式在所谓制造业寒冬的时候创造出了一个几十亿美金的扭扭车市场。

 

以扭扭车的生产经营为例,骑客公司在中美成功申请专利之后,并没有奇货可居,也没有建立垄断性的一家独大的扭扭车公司从中赚取垄断暴利,而是在第一时间以很低的成本授权给了华强北多个生产商,生产商便以很低的成本拿到合法授权后迅速开始生产。生产商在生产出产品后,也并没有花心思去限制同行从业者以期实现自己独吞市场的目的,而是在第一时间采用分销后再算账的互信方式,让扭扭车快速出现在华强北的各个商铺中。同时通过既有的国际营销网络,让扭扭车第一时间出现在国内外消费者视线中。

 

而这种具有共享经济性质的生产经营模式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首先,它能够把创意快速转化成实际产品。以扭扭车为例,从2014年8月骑客公司突破扭扭车技术难题不到6个月时间里,扭扭车不仅完成了从创意到实际产品的转化,迅速形成一个涵盖500个以上生产工厂、上千经销商的一套稳定的生产经营销售的生态系,并透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和跨境电商快速风靡欧美以及全世界,短短两年开拓了一个几十亿的消费市场。

 

其次,对硬技术公司来说,市场转化成本非常低。以扭扭车为例,骑客公司并没有为此大兴土木、大设厂房,而是通过低成本授权的方式,既快速实现了经济收益,又借助了众多生产工厂和经销商的力量,让自己的发明快速覆盖国内外市场。

 

再次,抱团互助开放的生产经营生态系降低了所有参与的机构和个人的风险。以扭扭车为例,若不是此次遭到Razor公司、Shane Chen、亚马逊团伙的突袭,那么几乎所有的从业者都会稳赚不赔。生产工厂因其具有规模小、灵活度高的特点而能够有效避免大规模压货带来的风险;经销商因为采用贴牌生产、先下单再出货的经营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囤货带来的风险;对于骑客公司而言更是轻资产运营,风险微乎其微。

 

此外,实现了资源与人力的共享。以扭扭车为例,从创意的产生到产品的最终销售,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开源生产、共享市场的成熟系统。骑客公司优势在于创意与研发,生产工厂的优势在于高效快速生产,经销商的优势在于掌握国内国外、线上线下的既有营销渠道。因此,大家的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开源生产、共享市场,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社会资源与人力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共享模式,一款简单的扭扭车,就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

 

与之相比,在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中,一款新产品从创意转化成实际产品要耗费几年的时间。而在这样一种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风险更小的共享经济模式中,只要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完全实现。一款扭扭车在不到两年年的时间里,便从最初简单的创意变成风靡全球的炫酷产品,并且创造了高达数十亿美金的交易额,其创造的市场价值几乎可以与我们热捧的Uber、Airbnb等共享经济模式相媲美。当我们极力将Uber、Airbnb等塑造为共享经济模式的鼻祖和典型时,殊不知他们依靠烧钱烧出来的几十亿的估值,也不过是给少数几个人粉饰账面罢了。而像扭扭车这样能够造福数千工厂、拉动数十万的就业岗位的中国特色共享经济模式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肯定。

 

抱团开放的经营生产生态系是一个中国中小产业的特色,在2005年时哈佛大学的教授JohnSeely Brown和John HagelIII对重庆的摩托车产业做出了深度的分析,并且在麦肯锡的季刊上出版了“Innovation blowback: Disruptive management practices from Asia”,强调了这样中国中小微企业抱团合作,开放分享的方式会带来的对既有产业的管理方式有破坏性的影响,改革开放30年,各地创造在各产业里面创造的经济成果不只是单纯的重庆摩托车的人力福利,而是这个特有人情的抱团开放创新系统,90年代重庆摩托车产业在10年内从0到从本田,三阳等日本品牌手上抢下50%的国际摩托车市场,而在过去10年,山寨手机也达到25%的国际功能机市场,导致了手机产业的大变动,导致了领先企业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的瓦解,完全的改变了手机产业的布局。

 

第二华强北已经成为全球利基市场的拓荒者和主力军,未来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贡献者。随着互联网的深化发展,以及数字生产和开源制造的兴起,带来了:

 

“社会生活的高度可见性和可搜索性,喜好相同的人们更容易聚集起来并互相影响。这就使得那些‘小众产品’更容易以较低的营销成本覆盖所有的潜在消费人群,‘百万利基’市场开始不断涌现。这个新而且怪的类别,它们吸引的是一批独特的人群,但它们的参与者数量此前只有主流媒体能够达到。驾驭‘百万利基’市场的企业往往采取低成本运营,采用口耳相传的方式,却能招揽足以匹敌主流商业机构的客户。那些仅仅经营‘小众产品’的企业同样有机会取得骄人的业绩。”

——摘自“人人时代:网络的群体力量”


 

当长尾遇到大规模业余化和开放创新,很多小而美的公司会井喷式的发展起来,他们做的是什么事情呢?他们做的就是传统企业看不上的、也无暇顾及的细分市场,即利基市场。他们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和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将这部分利基市场填充起来。他们不否定、也不反对行业内有传统的主流商业机构存在,而是积极开发小众细分市场,以利基市场佼佼者的姿态,与行业内的传统主流商业机构形成互补,共同构成未来百花齐放的产品市场。

 

华强北,正是由这些小而美的从业者共同组成。以扭扭车为例,这些小而美的生产工厂、经销商并不敌视IOHawk、Jetson等扭扭车品牌的存在,而是努力开拓细分的利基市场。例如,根据儿童的使用特点制造出儿童版扭扭车;为了满足音乐人炫酷的追求而生产出自带蓝牙音箱与跑马灯的扭扭车;为了满足用户的夜间需要,制造出自带夜间照明功能的扭扭车;为了让初学者降低害怕程度,生产出了自带手扶杆的高稳定性的扭扭车,等等。正是因为有华强北的这些小而美的从业者的加入,才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扭扭车,才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事实上,当利基长尾市场得到充分发展时,长尾的市场完全可以达到与主流的短头市场相媲美的规模。这部分利基市场看似小众,但因其面向未来的发展,同样可以创造骄人的业绩。以扭扭车为例,华强北众多小而美的从业者参协同合作,创造了每天出口40000台扭扭车、约合每年几十亿美金的庞大的利基市场体量。扭扭车事例甚至可以证明,当一个市场在完全没有短头主流商业机构存在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正常运转,且毫不逊色。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毫无疑问,利基市场的发展一定会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甚至这个利基市场的经济体量会超过传统的主流商业机构创造的经济体量。

 

那么在这个方面,华强北率先具备了开拓利基市场的生产经营体系,实际上也率先开拓了包括扭扭车在内的多种产品的利基市场。也正是因为华强北已经具备了做大利基市场的强大实力,所以不止一次的招来强盗与流氓的嫉妒和迫害。

 

第三,华强北正在开创个性化量产的时代先河。伴随全球经济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福特式的流水线工业生产体系已经造成了大量的产品过剩,大家不再愿意去使用千篇一律的产品,而开始追求个性定制的产品。尤其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深化发展,个人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正被逐步打破。通过互联网,个人几乎没有找不到的信息,也几乎没有得不到的东西。

 

同时,创客运动席卷全球,开源硬件和数字制造正在蓬勃兴起,个人使用开源硬件和数字制造工具正在快速成为可能,以至李克强总理及美国总统奥巴马等重量级人物都对创客运动的推崇备至。开源制造和数字生产的使用,将进一步解放一个人的能力局限。创客运动正在催生一种新的开放创新环境。

在这样的开放创新环境中,人人创造、个性化定制正在成为可能。个人想要制造个性化的东西,不必再像从前那样去学习使用各种不同种类的工具,不必再去学习如何焊接电路板,如何赋予各种电子元器件功能,而只要从互联网上简单编辑或者直接下载一个数据包,然后通过3D打印机或者激光切割机就能一键能制造出来,只要使用更加生活化的编程语言,甚至只对模块化的开源硬件进行简单拼装,就能实现自己想要的个性化功能。

 

当全世界还在理论上纠结于这样的开放创新环境是否能成为一种真正实际的经济引擎时,这样的开放创新已经在华强北成为现实,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产业常态。更重要的是,华强北的厉害之处不仅在于它拥有全球最完善、最便利的个性化定制的硬件基础体系,更在于它的产业基础已经超越了个性化定制的手工作坊时代,而直接将世界带入了个性化量产的时代。

 

华强北经过三十年的发展,自然形成了一套低成本、高效率、低风险的生产经营模式和一套稳定成熟的共享经济模式,这让华强北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以个性化产品为核心的利基市场做出了比较成功的尝试和探索。而这种自发共享的生产经营模式和对利基市场的探索经验,更是赋予了华强北个性化量产的能力和支撑体系。以扭扭车为例,正如上文提到的华强北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开发出了儿童版、音乐人版、夜间使用版等种类繁多的个性化扭扭车版本,稍加思考便不难发现,其实这些个性化的扭扭车版本均已实现了个性化的量产。

 

换言之,华强北在包括扭扭车在内的新产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已经个性化的量产,而且这种个性化量产又是以低成本、高效率、市场共享、多方共赢的方式实现的。不得不说,华强北在个性化量产方面,也为世界的未来发展探索出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成功模式。因此将华强北冠名“未来个性化量产时代的开创者”,也不足为过。

 

究竟是什么成就了华强北

 
 

 

那么为什么华强北能够如此之牛呢?这要从华强北的历史说起。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加强发展电子工业成了当务之急,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催生了诸多民营企业涌入电子产品领域,一时间电子元器件便成为最紧俏的产品。而当时国内的电子元器件生产能力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很多国外的元器件及电子产品便借道香港,从福田口岸进入大陆。而因此形成的元器件及国外新产品集散地便是今天的华强北,华强北便成了当时最早接触国外先进电子制造业的地方。后来,因为具备以上基础,华强北便顺理成章成为全球最新电子产品的代加工厂。再到后来,国际上最新出现的电子产品几乎都能同一时间在华强北找到仿制品。华强北基本达到了与世界同步。

 

三十年时间,在经过以上过程的洗礼之后,华强北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稳定的体系,而这个体系就是专门针对全球最新时尚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体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华强北的每一个毛孔都在时刻张开,捕捉世界上最新、最潮的电子产品信息;华强北的每一个肢体都在时刻准备,准备把全世界最新出现的东西,最快速做出来,并第一时间铺向市场。

 

三十年后的今天,华强北已经不再邯郸学步亦步亦趋,而是已经跨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已经超越了与世界同步的仿制阶段,迈入了自具优势、自主生产、开放共享、引领全球电子时尚的全新阶段。

 

华强北的竞争优势

 
 

 

第一,敏锐的嗅觉,以及对国际时尚的快速反应。华强北的从业者文化水平不一定很高,但他们在时刻密切关注着国际电子行业的最新动态。只待时机一到,就会迅速做出反应,并果断出手参与到全球最新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体系当中。这也是为什么国际上最新出现的电子产品几乎都能同一时间在华强北出现。也正是因为这样敏锐的嗅觉和快速的反应,从源头上保证了华强北能够走在世界的前沿。

 

第二,大量技术娴熟、市场能力强、又善于借鉴再创造的技工。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华强北孕育出大量技术娴熟又极具市场能力的技工。有些人从初中毕业就来到华强北学徒,一呆就是二十年,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练就了一身本领。甚至很多人从小就是生长在华强北这样的电子环境中,长大后子承父业,所以他们对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有一种天然的熟悉感,就像大海之于渔民、土地之于农民一样的熟悉。不管是手机电脑维修师,工厂员工,还是电子产品经销商,他们几乎人人都掌握着PCB贴片、打板这些最基本的技能,他们甚至可以在十分钟的时间里,将一堆零部件组装成一台完整的手机或电脑。

 

更重要的是他们很善于借鉴总结再创造,他们会把一些复杂繁琐的技术直接集成为模块化的基础板,这样一来便出现了“公板”、“公模”、“套料”等高度集成的东西,而这些高度集成的东西几乎把生产电子产品的技术难度降低为零。通过这些公板、公模和套料,你即便是不懂技术,也可以像装积木一样简单地组装出一台全球最新最潮的电子产品。以扭扭车为例,扭扭车套料目前已经大量出现在华强北,消费者甚至可以直接买套料回家,就能组装一台完整的扭扭车出来。

 

第三,共享精神。华强北早期的从业者大多是家族成员、亲戚朋友。学徒小弟追随亲戚学徒做生意,学到本领后就在亲戚的帮助之下独立出来开档口。从此便由小弟蜕变为师傅,然后再从自己的亲戚中挑选出跟随自己的学徒小弟。在这样一种师承关系的发展模式中,华强北的从业者之间自然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的共享合作关系,而非相互倾轧的竞争关系。直到今日,华强北即使不同行业的从业者之间,也总能扯到点亲戚朋友关系。

 

所以当他们在面对国际最新电子产品的浪潮时,首先想到的并非一家独大、独霸市场,而是要找同行合作,将创意快速变成实际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当某一家工厂生产出一款新产品时,他也不介意别人去照抄他的东西,而是想着大家一起做,能更快打开国内外市场。

 

因为有了这样的共享精神,所以华强北的从业者之间自发形成了一张十分透明却又非常紧密的网络。这个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共享,你只要能够加进去就成为这个网络的一分子,你可以认识里边做各个环节的人。以扭扭车的个性化版本为例,很可能就是大家晚上大家一起喝酒,有人提出如果增加蓝牙音响功能,可能会让玩音乐人耍酷的消费者更喜欢,那么另一个开工厂的朋友就觉得此言有理,然后就安排工厂先试产几百个试试看。如果畅销,那就加大生产,同时其他开工厂的朋友也跟进来一起做。

 

第四,行动快速、产量巨大,但风险较低的生产能力。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华强北自然形成了众多中小型加工厂集聚的业态分布,各个工厂在独立生产的同时又相互借鉴、互信合作。而且依靠元器件集散起源的华强北,更是有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元器件生态,只要想做产品,在华强北就没有找不到的元器件。现如今又有全球90%以上的模具工厂又聚集在了华强北。所以华强北有如此强大的生产能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五,快速制胜的营销理念与国际化的营销体系。华强北从诞生之日起,就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全球电子产品的极速更新换代让华强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营销理念,那就是快速制胜。而三十年来,频繁接触国际市场的经历也为华强北积累了广泛的国际营销经验,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国际营销体系。在华强北,从业者并不崇尚把一个新产品做出来,然后奇货可居,从中间获取暴利,他们更加崇尚的是用最快的速度做出新产品以后,让新产品快速出现在华强北的各个商铺,并通过其积累的营销体系,让新产品第一时间进入国内外消费者的视线之内,实现快速制胜。

 

敏锐的嗅觉,快速反应,大量技术娴熟、极具市场能力又善于借鉴再创造的技工,共享精神,以及行动快速、产量巨大、风险较低的强大生产能力,再加上快速制胜的营销理念与国际化的营销体系,正是这几大要素形成合力,共同成就了今日华强北的超能力。

 

华强北要自信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论述,就是希望我们华强北这些小而美的生产经营个体能够挺直腰板,不再被“山寨”一词困扰,而是自觉认知自己,认识到自身的强大,鼓足自信,领航全球发展。

回过头,我们再看这次的扭扭车事件。事件发生后,社会将问题的一切归咎于华强北的“假冒伪劣”。有的从业者开始起哄散伙,有的从业者开始相互指责拆台,一些媒体也不分青红在白,借机鄙视嘲讽华强北。那么发生这种情况原因,主要还是大家还没有意识到一种未来趋势的出现,还没有意识到如今的华强北已经从过去的所谓山寨,跨越发展到了引领未来趋势的全新阶段。

 

事实上,扭扭车的爆款正昭示了这个未来时代的到来——开源共享,开放创新,人人参与创造,小而美的企业大量出现,利基市场井喷式发展,个性化量产成为现实。以扭扭车为例,其产品设计和生产组装,是由华强北成千上万的中小型从业者协力完成;其销售,是通过高速发展的跨境电商以及自下而上的互联网社交媒体得以实现。整个过程,几乎没有传统主流商业机构的参与和贡献。以至于当扭扭车已经创造了千万级出货量的时候,市场上尚未形成对它的共通的产品名称。

 

尤其在受到创客运动的启蒙后,这些未来新趋势纷纷受到各国重视,成为各国政府和业界认真研究的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在中国更是以“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指导意见,各地众创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创客、众创、双创等概念的质疑也纷纷出现、不绝于耳。事实上,当大家还在褒贬不一地激烈争论时,华强北已经围绕这些方面,打造出了一个成熟的、经得起大家考验也更值得全世界参考和借鉴的成功模式。深圳也因此成为全球创客公认的创客之都。

 

为此,华强北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在这个新的时代面前,自信自己的生产经营体系,自信自己的开放创新环境,自信自己的领航者姿态。

 

对未来的思考

 
 

这次的扭扭车事件,对华强北向世界展示自己极具优势的开放创新环境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带出了一些值得讨论、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未来的开放创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将充当什么样的角色?上世纪90年代开源软件开始兴起,行业中的既得利益集团便试图利用看似正义的商业、法律等手段打压开源软件的发展。如微软CEO比尔盖茨曾在2000年公开宣称,开源软件是打击软件产业的共产主义。但大势所趋,开源软件从业者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成立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组织,最终冲破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围追堵截,实现了快速成长。事实上,也正是基于开源软件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才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试想,如果谷歌在部署几十万台服务器的时候,都需要取得微软的授权和批准,那么谷歌还能发展到今天的盛况吗?

 

今天,开源硬件开始兴起,同样会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封锁与打击。这次扭扭车的事件便拉开了这场战争的序幕。当硬件既得利益者在面对硬件开放系统开始对他们构成威胁时,也同样试图利用看似正义的商业、法律等手段来打压开源硬件的发展。Razor公司原本只是个滑板车销售公司,当看到扭扭车这样的爆款新品威胁到自己的市场份额时,想的不是如何通过自身创新开发更好的产品迎头赶上,而是通过购买一个子虚乌有的所谓专利,在圣诞节的重要时刻,披上法律保护的外衣,利用所谓的知识产权保护工具堂而皇之地对同行从业者实施毁灭性打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整个扭扭车的产业链几近毁灭,几千家工厂面临倒闭、几十万从业者面临失业,原本想买来做圣诞礼物的广大消费者,也因为扭扭车的供应链断裂,而不得不以高出数倍的价格购买Razor公司的扭扭车,被迫遭受Razor公司的暴利搜刮。

而扭扭车事件只是一个开端,如今华强北极具优势的开放创新环境,及其开源共享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成长到足以威胁传统硬件既得利益者的地步。此时,政府及社会各界,应该开始从正面来承认华强北的发展历程,来正视这个昭示未来时代的雏形,并且采取果断措施保护好这个雏形,帮助其成长壮大。事实上,当下政府在大力提倡推广的创客运动,也正是建立在同样的开放创新体系的基础之上。那么在创客运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也势必会面临同样的阻力和挑战。因此,作为“硬件的硅谷”、“创客的好莱坞”的深圳,政府应该尽快出台保护开放创新体系的相关政策,倡导成立维护开放创新体系发展的社会组织,为深圳现有开放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进一步巩固深圳作为国际创客之都的地位。

 

第二,中国本土的创新,难道不值得我们自信吗?扭扭车事件发生后,外国媒体如美国国家广播开始从正面评价中国华强北,并对华强北独特的开放创新模式表现出了高度的兴趣和认同。但国内的舆论媒体反而是一边倒的质疑我们自己,纷纷指责华强北的生产商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好景不长等等,言语中不免带有讥讽、甚至落井下石的意味。

事实上,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尤其作为国际创客之都的深圳,从诞生之日起就迈出了与国际同步的步伐。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如今的深圳已经具备了国际领先的共享生产经营体系和开放创新环境。而且创新自信心是创新力的基础,当一个社会都没有勇气去肯定自我的创新能力时,又谈何去提升这个社会的创新力?所以我们要有足够的自信,自信这些来自本土的创新,而没必要把自己看作东亚病夫,因为国外轻吹一口气,自己内部就倒下一片绿茵。

 

扭扭车,一个开源共享时代背景下的本土创新产物,一款由人人参与创造、众多小而美的企业通力协作完成的个性化产品,一个由草根创新闯进国际舞台的脚下神器,一个创造了几十亿美金的利基市场、创造了数十万就业岗位的魔法系统,她应该博得社会的正面肯定!而那些以扭扭车为代表的优秀的中国本土创新产物,同样应该得到我们的正面肯定!

 

有关作者

李大维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创始人/主任

创客大爆炸,联合创始人

Hacked Matter智库,联合创始人李大维从1990年开始参与开源运动。他是自由软件基金会会员,Apache多个项目的代码提交者,ObjectWeb开源基金会理事。在过去的20年里,他创立了多个开源软件项目,同时也参与了其他许多相关项目。李大维在2010年联合创办了中国首个创客空间——新车间。他还为Arduino开发了最为热门的可视化编程环境Ardublock。最近两年他开始关注城市农业,积极倡导“鱼菜共生”的养殖方式,把开源精神融入到农业艺之中。2011年,他与纽约大学 Anna Greenspan 教授和密西根大学Silvia Lindtner教授一同成立了 Hacked Matter,研究和出版草根开放创新的议题. 在2015年和李洪刚联合创立“创客大爆炸”,推动创客在下一代的物联网平台的创新和创业。并且出任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主任。

 

郝云慧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二年级研究生

研究领域为艺术文化学、文化与科技融合。2015年3月起开始研究创客文化。在走访考察深圳市各创客组织之后,将考察重心转向华强北。随后与深圳赛格电子市场合作成立赛格创客服务站¦创吧咖啡,从此便置身华强北开展深入调研。三个月中,先后对华强北20位以上的从业者做过访谈,并与华强北各类从业人员保持日常接触,包括元器件生产经销商、模具加工厂、外贸从业人员、记者等等,以此对华强北独特的开放创新环境形成了形象的认识。同时以创吧咖啡为纽带,与国内外多个创客组织建立了密切联系。并于2015年10月得到深圳市许勤市长、市教育局郭雨蓉局长接见。现为深圳大学创业者联盟(创业园)常务副秘书长、创吧文化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

 

 

▌  关于我们   ▌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是由上海创客大爆炸(由英特尔投资)和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联合建设的国际创客开放平台和众创空间,也是深圳第一家经美国MIT 授权认证的Fablab国际微观装配实验室,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大学Fablab 2.0合作研发伙伴。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主要包括开放创新中心、创业加速器和Fablab2.0研发制造三个功能板块,致力于发展、挖掘全球创客项目及产品,研发解决方案来连接大规模生产生态系统和服务于小型硬件创业者;进一步推进深圳在数字智能硬件的开发和生产制造的国际地位,结合新的开源方式以及深圳现有敏捷制造系统,将深圳打造成为未来智能硬件的硅谷。

官方网站:http://www.szoil.org

联系邮箱:fablab@szoil.org

微信公众号:szoil2015

首页标题    新闻报道    山寨做“机”的干嘛怕老外专利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