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国宝文物创意加减学丨传统新造,当文创遇上国宝
什么是文创?文创一方面需要文化底蕴做根基,另一方面又需要现代的思维、独特的创意,尤其是结合商业用途的实用创意,才可能将文创发展为产品,而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
如今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风靡着文创生活美学。将文创力融入到生活之中,在岁月的“慢火熬炖”之中散发出沁人心扉的“生活美学”。
文创,是一种新颖生活美学的传达。
近年来,北京故宫博物馆在文创产品上可谓动静颇多,打出“来自故宫的礼物”一概念,将许多珍品通过艺术衍生品的开发和传播,让艺术衍生品进入2.0时代。故宫博物馆在未对人物动作做改变的前提下,以更加轻松俏皮的方式去表现,让人不禁想为故宫文创的设计人员疯狂打call。
然而看过了各式各样北京故宫文创的你们对于中国的文创“鼻祖”是谁是否有过了解呢?台北故宫博物馆一直以来都是以文创产品进行输出,并且台北故宫的创意纪念品凭借着对中华文化的创意表达风靡全球。
传统新造——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又名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研究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重镇。
上世纪60年代,台北故宫决定开始做文创,当时没有钱,和台中一家印刷厂赊账,印了1万多元新台币的物品去卖,还掉钱后一算还节余了2万多元新台币,就靠这起家一路走到现在年产值总体超过9亿新台币。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之路大约走过三个阶段,前后经历 50 余年。而在台北故宫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三大“镇院之宝”,在台北文创界,也有着无数人想要将这三个制作为文创品。
(风靡一时的“朕知道了”胶带)
镇院之宝——毛公鼎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长的漂亮的青铜器有很多,而毛公鼎在外观上绝对算不上漂亮,但它却是台北故宫的三大“镇院之宝”之一,它不是一个靠脸吃饭的鼎,能够胜过台北故宫其他青铜器,毛公鼎靠的是内涵。
鼎在古代除了烹煮食物之外,还是作为祭祀使用的重要工具,在商、周时代祭祀和打仗都是国家大事,因此珍贵的青铜便被制成祭祀用的礼器和战场上的兵器。毛公鼎的珍贵,不是因为它外型的平庸,而是它富有的内涵,在毛公鼎的内部,铸刻了一篇长达五百字的铭文,是所有出土的青铜器中字数最多的,号称“天下第一铭文”。
而本次,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将联合台湾易心科技为毛公鼎制作文创衍生品,将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大“镇院之宝”通过科技的手段复制出来并展现。
当文创遇上国宝
当现代思维与三千年前的国宝相遇,以文化底蕴做根基,科技手段作为支撑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让国宝动起来,不在是生冷的摆放在展柜之中供人展览,而是拥有温度的摆放在现实之中。
本次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联合台湾易心科技开展台北故宫国宝文物创意加减学课程,通过为期三天的课程(需学生自带电脑)让学生们制作出一款毛公鼎浇灌套件。
课程安排
为学生们讲解关于台北故宫历史,探析毛公鼎所带给我们历史的故事,了解古代女生的镜子——尚方博局纹镜以及叹为观止的精雕细工之物“象牙透花云雕纹套球”等多项珍藏文物。
动手制作文创产品,少不了对实际操作的考验。在第二次课中将会让学生们了解创客新手须知,讲解镭射切割机的原理以及介绍inkscape。同时将镭射切割结合3D打印原理让学生们通过 Tinkercad 绘图、红釉尊印章创作与打印来完成第二次课程的内容。
前两次课程的教学是为了制作毛公鼎而做得准备,第三次课程中将实际制作毛公鼎,通过3D建模设计与3D打印为毛公鼎内部结构与外观进行编辑,同时加入智能编程系统使得毛公鼎富有现代科技色彩,让文物有着现代科技的温度而不是冰冷的古董。
课程讯息
开课时间:
2018/12/15(周六9:30-17:30)
2018/12/22(周六9:30-17:30)
2019/1/5 (周六9:30-17:30)
课程地点: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
深圳市福田保税区市花路中芬设计园B4栋532
如需咨询相关内容可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微信请备注“台北故宫课程咨询”
陈老师
合作机构
台湾易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于台湾,凭借多年在半导体、工业控制、物联网行业的嵌入式开发经验,于2016年开始涉足STEAM教育行业,以编程为轴线,结合3D打印、镭射切割制作STEAM课程内容。
台北故宫课程导师咨询电话:
陈老师:188 9879 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