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洋头开源村丨水下机器人水质检测夏令营总结
6月17号—6月22日
5位来自不同学校的高中生
一同参与到了为期6天的ROV水下机器人夏令营
就洋头村水源的勘测展开了密集型课程训练
为洋头村水源水质问题尽一份力
在6天的时间,5位学生推开一扇未曾接触过的大门,进入一个未曾踏入过的领域。可能6天时间一眨眼便过去,但是当可以选择自己在可控的时间内,去学习到新事务,这个时间也变得不在那么短暂。
先放上这6天的视频,让我们一同跟随5位学生走进他们的日常学习中,来感受一下人工智能领域的运用吧。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高清视频)
DAY 1
初来乍到的5位学生对于今后6天的课程或多或少都会有着疑问。因此我们特意在第一天的欢迎仪式中为他们讲解本次夏令营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以及他们最终需要解决的难题有哪些。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CTO杨漾为学生们介绍夏令营相关背景)
除去为5位学生所准备的夏令营介绍以外,为学生们组织一次破冰行动也能够拉近他们的感情,让之后的6天夏令营团队配合之间更为默契。
DAY 2
创设情境融入其中,参与到夏令营之中感受水源水质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并根据外来环境或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水源水质破坏展开头脑风暴,提出设想、缩小范围、聚焦问题、查阅资料等系统学习进行解决方案的确立。
(开展破冰游戏,培养团队氛围)
(走访水围村开展头脑风暴)
DAY3
在夏令营的第三天,学生们迎来本次夏令营最难的部分,通过前两天的学习与头脑风暴,我们将让学生一同开始制作ROV水下机器人。万事开头难,学生们需要自己动手由水下机器人的设计草图到电机数量确定及安装位置来进行精密的计算。
(动手制作水下机器人)
在制作出第一版的ROV水下机器人后带到河边进行下水测试,根据ROV水下机器人在水面上的重量(是否浮在水面)来进行增加或减少配重,当重量适中后学生们将在水下机器人的PVC管上涂抹防水胶以保证它在水面能够长时间观测。
(测试水下机器人并讨论改进)
DAY4
夏令营在第四天中进度便已经过半了,参与的学生经历了从“不会”到“会”的转变,在前三天的ROV水下机器人设计方案上进行更好的优化与调整,动手制作出最新设计的水下机器人并在旧的基础之上增添完善,将水下机器人带到河边进行浮力测试再继续加以改进。
(进行水下机器人优化)
学生们在四天的时间已经可以在不需要导师的辅导之下独立完成一系列制作与改进ROV水下机器人的操作,通过不断的完善打造出了最终能够成功进行浮潜的水下机器人,如今剩下的仅有在机器人上安装pH值监测和温度监测两个探测器了。
(为水下机器人安装两个探测器)
DAY5—6
在最后两天时间,学生们开始了紧张的最后阶段。通过之前的调研拟定了水质测试计划:分别测试河水、池塘水质以及居民生活用水,并通过ROV水下机器人上面安装的两个探测器来得出相应的数值。
(学生实地部署水下机器人)
最终通过调研和实地检测后将结果汇总入项目总结中,由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主任李大维与宁德卫星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一峰为参与夏令营的所有学生颁发结业证书,给本次夏令营打上完美的句号。
(学生们最终检测出的水质情况)
之前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最后的时刻,六位学生已经推开了这道大门,检测成果的时候终究到来了。使用水下机器人查看整体河流的表面污染情况,检测水源的污染数值,观测着洋头村如今的污染程度。
学生们6天的努力用最后一天检测成果,为这场夏令营交上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