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西游记】Day2:Google丨GSV Labs丨BioCurious

游记丨摄影丨西游创客

整理丨塔妹

 

(•̀ᴗ•́)و ̑̑ 公众号今日起将持续更新【创客西游记】 

一起图文看世界吧。

 

 


 

 


首先

来一张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创始人李大维

在Google的分享演讲现场图

压压惊

    


 

 

李奉君

SOG信鸽科技CEO

 
 

今天主要行程是:上午,谷歌,下午GSV Labs和bioCurious。

 

    大名鼎鼎的谷歌文化,早已经是如雷贯耳,所以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以前其实来过谷歌Campus,但是由于没有业务和熟人,只能在园区里面转转,对着监控摄像头默默地说声:“hello“

 

    这次与我们接口的谷歌负责人是IOT事业部的Max  Senges,他是德国人,在谷歌6年,起初是在谷歌柏林,是谷歌5大市场之一。他来到美国已经两年了。Max邀请了谷歌的很多同事要么在现场要么通过网络加入David Li关于中国山寨文化和创客运动的现状与思考。David做了分享了很多中国政府在创客运动方面做的努力,以及很多关于新山寨文化发展的案例。谷歌的大牛们对创客运动非常感兴趣,Max最关注的问题是:此时此刻,谷歌如何才能介入创客运动呢?这不禁让人想起来在互联网时代的古时候,虽然微软这么强大,却依然诞生了雅虎;而雅虎虽然如日中天,却放走了谷歌,让它长成超越自己数倍的参天大树;谷歌已经是神话,却仍然会诞生facebook。江山代有人才出,创客运动的大潮,不知又会造就多少英雄。

    工作交流之余,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体验谷歌的各种文化:随处可见的放松中心,健身房和冥想室,花花绿绿的躺椅,这哪里是上班的地方,整个就是一个游乐场啊。中午的时候,终于有幸体验传说中的谷歌食堂了,玲琅满目,花样百出,让人目不暇接。就连一个看起来小小的青苹果,品尝起来也是清脆可口,据说很多都是有机食品呢。大家还一起体验了一下谷歌的园区交通工具:自行车。这些车子统一的彩虹色,没有锁子,向前骑士前进,向后是刹车,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死飞”吧。骑起来还是挺轻松愉快的,大家都想法设法要拍几张骑车的照片,作为难得的纪念。 

 

    GSV Labs是一种混合型的联合办公场所,里面既有一个两个人的团队,也有大一些比如10人,20人的团队,这和Runway和一般的Makerspace又不同。进去参观,不能拍照,所以没法与大家分享。看起来里面的团队比较多,使用率还是蛮高的,应该Breakeven不是问题,这非常值得中国的孵化器或者联合办公场所思考和学习,为什么硅谷的这些场所都能盈利呢,而我们去如此艰难?

 

    BioCurious是一个生物方面的创客空间,类似于生物界的Noisebridge,是个非盈利机构,纯粹面向业余爱好者。我们在Runway里遇到的Tito在加入Runway以前,就一直在bioCurious,今天转成过来给我们做介绍,这样大家一下就亲近了好多。

    Tito介绍说,bioCurious成立于2010年,目前有50个全职会员,有2000个活动参与者。里面充满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图表,设备以及瓶瓶罐罐,还有一些神秘的花花草草。这是一个面向所有人的空间,任何人,只要你喜欢生物,对生物产生好奇,就可以走进来,你可以跟里面的人交流,学习,帮助别人,慢慢提升自己,如果感觉渐入佳境,就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了。

    Tito举了一个例子很是惊人:由于专利垄断的缘故,如果做一项乳腺癌的基因测试,需要2000美金,但是如果你到这里来测试,只要1毛美金!1毛美金,这TM是在逗我吗?!这就又引出了那个关于专利对人类是利大于弊还是害大于弊的争论了。美国很多开明人士,特别是创客运动的那些领军人物,都在努力跟奥巴马政府沟通,希望政府立法限制专利的范围和年限。我国还处于大力发展专利数量的阶段,并且成功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完全没有意识到专利可能带来的不可估量的负面后果。这是不是有点像我们的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呢? 创客运动和开源运动要发展,知识产权问题一定是重中之重,希望我们能跟美国的这些同行一起,不断探讨和探索新的方法,向着良性不断发展吧。

    Tito的精彩介绍和bioCurious的几位老会员的热情交流,显然让两位最小的创客有点激动,在临走时的捐款中,金妍师妹一出手就是100美元,而还是学生的邬宗廷也捐了50美金。(*@ο@*) 哇~

    到了车上,大家还在讨论:你说中国会不会产生bioCurious这样的创客空间呢?

 


王一新

七十码工作室

 
 

    今日的总结,毫无疑问只有一种开头:早上出发,去了Google。对,就是那个被翻译成谷歌的,提供了无数//我们在大陆用不了的//出色服务的著名公司。

    

 

在我并不漫长的人生经历中并没有与大型海外企业有过接触,乍然间来到这家号称全世界员工待遇最佳(《财富》杂志2013年)的公司参观还是蛮兴奋的。很多有趣的员工福利设施和公园般良好的环境。说到环境不得不称赞一下美国人的品味,整体简约而科技感的建筑和休息区与LOGO呼应的鲜艳色彩,穿插了以安卓为主题的若干雕塑,另外也存在一些后古典主义的雕塑,整个园区混搭了不同风格,但一切都感觉很和谐。排开场地够“大”的优势之外,也不得不说以审美的形式充分的彰显了美国开放自由的氛围。

 

大维老师在谷歌关于“山寨”的演讲亦相当具有风格,触及到了中国行业的一些现象;由谷歌的外国人们提出的问题似乎也可见他们关于中国的制造和其它市场之诉求与期待。

 

 

第二站GSV Labs类似于昨天参观的Runway,当然由于地段、空间面积、入住团队标准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气质。

 

在这里我们着重与一个开发智能耳机硬件的团队进行了交流。这组产品有着非常高的完成度和确确实实与传统耳机产品不同的创新之处,这些方面与我个人在国内见过许多的孵化期项目比较,是很牛逼的。//我遇到的创业兄弟姐妹们似乎更热衷于吹牛逼//  而且我很兴奋的看到他们试着在产品中融入一些当代艺术的元素。//虽然是已经烂大街的安迪沃荷//

//By the way虽然这个耳机有很多贴心的体验设计,还算不错的外观和简单试听后不错的音质,我仍然不是非常看好这个东西,至少我并不会很像自己掏腰包真的买下这个耳机:或许因为头戴式耳机这个东西,如果出门我会带看起来更酷很潮的Monster Beat,如果家用我会买音质据说更好的森海塞尔之类品牌——事实上我也有这样两个耳机,而且并不想另外添购一个新的。在耳机这种产品上,传统的大牌应该有着难以逾越的分量。在我的想法中,想挤到这个市场里来只能从“本来不用大耳机听音乐的人”下手(例如魔声即便音质平平,却通过打造潮流感十足的外型来让自己成为一种时尚icon)//

    

最后一站BioCurious虽然空间不大但确实相当酷。

酷到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总结在这里的收获了,毕竟化学是我高中时期最烂的一科……在这里遇到的大部分知识都是此前从未了解的,只在电影或游戏中遇到的东西。值得记一笔的是负责人关于美国生化实验室安全等级的限制:一级二级只能用植物进行试验,三级可以使用动物,四级五级……负责人没有讲,但应该Super Cool,可以上升到BioHazard的地步了吧。

实验室里有几个相当有气质的老头化学家创客,他们关于生化方面知识的分享以及对社会和科学的看法都让人印象深刻。此外,这种完全不以盈利为目的又这么有意思的机构,应该也只能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见到了吧。

 

 


 

曹卉

Emie供应链总监

 
 

2016/3/1 美国时间早上10:00 进入Google

在新Logo前自拍的大维老师&在大维老师自拍中出现的正在自拍中的杨漾老师

谷歌办公区域非常的,还好整个园区有免费自取的自行车可供使用。偌大的园区中留下了一个孤单的身影----不会骑车的车辆工业设计师杜伟强老师。

谷歌免费自取的午餐,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偶遇Talks@Google,讨论最新发布的Google Photos--利用人工智能,基于图片本身内容获取地理信息,真心是一家致力于改变世界的科技公司。但是很遗憾,由于时间有限,匆匆一观,无法参与讨论。

我和密西根大学从事创客研究的女教授Silvia,以及抢镜王李大维老师。

美国时间下午16:00,来到非常值得尊敬的生化创客空间BioCurious

一层的平房楼,不起眼的门面

设备和仪器

温室里不知名的植物以及满是绿毛的孵化皿

自然而然,下一个镜头应该是身着白衣面目狰狞的科学怪人可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一位红衣花吊带的退休老科学家,在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全凭兴趣投入了这么一家生化空间,一想到未来有可能在办公室培育出有鸡腿口味的转基因西红柿,心中一阵小激动。

美国当地时间下午18:00

 “科技与人文完美结合追求产品极致美学专注于提升用户体验,这些标签不知是应该贴在乔布斯身上,还是贴在苹果身上,无论如何,希望这家改变我整个审美情趣的科技公司可以一直不断的INFINITE下去。

除了审美情趣以外,在职业生涯的前期,曾有幸为苹果服务,在基础职业素质及良好工作习惯的培养上,让我受益终身。在“1 infinite loop cupertino”正门前留影怀念并感谢~

 


 

李运强

融一凤巢设计COO

 
 

Google

      沿着101公路,左边是海平线基本与地面持平的海湾,右边则是一个个不同行业的领头羊的总部,沿途经过Facebook、微软、Levis等。并不像深圳科技公司都是一栋栋高楼大厦,他们都长得并不起眼。来到Google(其实刚开始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已经进入谷歌),谷歌园区由一栋栋2-4层的楼组成,给我的第一感觉它更像是校园、育人成才的地方,环境优雅宁静、让人都忍不得大声交流。不像是国内公司充满强烈的压强感,它营造的氛围自由、温馨。

      谷歌一直是我很膜拜的企业:1998年在斯坦福大学宿舍Larry Page与Sergey Brin成立google,发展到现在的市值全球第二的规模,基于搜索引擎发展,不断在探索与尝试新的领域,成立google+项目组,包括无人机送货、google glass、无人汽车与最新发布的机器人Atlas等,无一表现出google对未来的探索;公司运营方面更是大胆完成了企业内部的创新,成立了新公司Alphabet,原来的谷歌成为子公司,每个子公司可以独立上市,让中层管理者与员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再加上它提倡自由、人性化、扁平化的管理更是增强了它未来市场的竞争力。今天身临其境:优美的环境、友好的Max、代步自行车、分类垃圾桶、排球场、techshop、食堂等无一不表现出它的自由、人性化。

GSVlabs

       联合办公空间,这里入驻者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相对于国内创客空间的团队不同,他们都不是刚大学毕业的创业者,而是经营了几年的公司,大家在一起联合办公:共用一些基本办公设备节约成本、定期的交流活动可以补充知识面的不足;空间主要的盈利模式:1、收办公位费,2、企业赞助;

深入接触了其中一个团队Aivvy,他们的UX Designer Zoe 给我们介绍了开发的基于Radio为出发点、锁定音乐发烧友人群的耳机,产品的外观、用户体验、音质总体感觉还不错,相对他们而言现在比较难得是市场营销体系的搭建、上完众筹平台产品如何持续性的销售,后面的供货如果完成,供应链管理对于他们来说一个巨大的挑战。

 

Bio Curious

        Bio Curious简单的理解就是开源生物创客空间,可以3D打印生物细胞,然后将不同的生物细胞进行组合,比如:打印发光的植物;从头发提前人的DNA,通过生物3D打印机打印出器官:比如心脏;当然目前而言打印器官这一块还是面向未来的研究......  

        更多的认识不是现在他们成果是否已经实现,而是他们对这件事的热爱,无论是创始人Tito还是两位退休的行业专家,他们在对未知的未来进行不断的实验,同时通过这个空间让更多对生物感兴趣的人参与进来,进行碰撞与交流,通过老师的指导,减低生物研究的门槛,让更多人能独立完成自己的成果。

 

 


 

杜伟强

 

D+M Creative Hau CTO

 
 

这是到美国的第二天,早早的起床出发,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就是硅谷,硅谷,硅谷,重要的事说三遍,真是心中向往,在此先膜拜感恩一下我们的领队李然和大维老师,行程一天比一天精彩,辛苦了。出了市区之后一路往硅谷去,旧金山的景色很漂亮,天很蓝,往硅谷去的路上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不时有一些超级公司的总部和办公楼飘过,但是完全不像国内的企业那样有很高大的酷的办公楼,时不时的闪过Facebook,洛克希德马丁,还有那个超级电子对撞机,不过一切都很低调,很喜欢这样的感觉,一座城市,有历史的有现代的,有耀眼的有朴素的,这样的城市让人有很多选择不会有千篇一律的感觉,临行的时候我在中国的美国朋友告诉我我会爱上这座城市我当时不置可否,不过现在我想说是的,我开始默默的喜欢上这座城市了。

第一站Google ,超牛的公司,它的搜索引擎一直是我搜索资料的第一选择,它的安卓系统养活的中国所有的国产手机品牌,有很多伟大的创新和发明,员工充满激情,超级福利等等一一掠过脑海,不过越临近硅谷觉要接触到它的时候我就越紧张越严肃,无法解释这感受,因为我即向往它又觉得自己非常的盲目和不自信。带着这样一种心情我开始了谷歌之旅,来到这里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参观谷歌,谷歌公司的各个部门之间都是由一些一层的建筑组成的和总部建筑一起分布在硅谷的园区中,绿化非常棒也很安静,给人的感觉这里更像是一所大学或者科研机构而不是一家公司,每个部门建筑前都停放有很多的自行车又鲜艳的黄绿油漆装饰这是供谷歌的内部员工使用的交通工具,我猜想谷歌的员工如果从一个部门去另外个部门的时候要么步行要么用这种方式交通,很健康很环保。这样的游历也让人放下了心中的紧张和焦虑很快的融入到谷歌的氛围和节奏中去,不知道这样的安排是不是有心之举总之很棒很棒,接下来是大维老师在IOT部门做的关于深圳创客生态的演讲,演讲很生动地介绍了深圳的情况,参与演讲的谷歌人除了一小部分是现场参加的之外很多是通过远程会议系统来实时参与的,这很酷也很方便关键是一点也不卡。这之后是午餐,地点是谷歌的员工餐厅,完全是自助式的而且非常的丰富和健康,为什么说健康呢?是因为我这种吃过午饭一定会瞌睡的人居然精神了一下午---这完全就是为脑力劳动者设计的菜单,看来研究谷歌的菜谱都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足以体现这家公司对细节的把握和价值观,然后大家闲聊片刻,然后。。然后有(心)趣(塞)的事情发生了负责接待的谷歌人邀请我们骑自行车逛园区这简直屌(雷)爆(死)了(人)。。。。我不会骑。。我不会骑。。我不会骑,这被深藏已久的悲剧事实终于暴漏在阳光下了,你们知道哥为什么从来也不设计自行车的原因了吧,再想想每次我被问到的时候是怎么解释的:哥不(不)屑(会)于(骑)自行车()好吧谷歌之行最后的收尾很不完美完全是被我拉了后腿。望着伙伴们失望的表情很内疚,不过也很感动,团队的伙伴们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精神留下来放弃自行车陪着我,所以说无论是谷歌公司还是我们的西游团队感动都在这点点滴滴的细节中。这里再次给团队小伙伴谢罪了。。。。临走的时候和领队讲不知道这是不是此生唯一一次和这么牛逼的公司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领队很给力:"把项目做牛逼还有机会来!"好吧,做好自己的事情做牛逼了下一次再来,英语一定棒棒哒,还有下一次我一定要骑自行车!!

第二站GSVLab,一家加速器,入驻这里的全部都是初创公司,不再只是一个团队那么简单,入住的创业公司的共同特征是他们都拿到了天使轮A轮甚至B轮的投资,这里都是创业者,加速器的装修非常简单得体管理员介绍这里不仅提供了办公所需的场所,也提供了团队之间交流的空间和机会,不过就个人感观来讲这里和国内的一些加速器孵化器的感觉非常类似,不过一圈走下来没有特别的觉得团队之间有非常热烈的讨论和碰撞,也许时候不对,也许文化的原因,总之可能这种感官给了我他们和国内孵化器加速器差不多的感觉。接下来我们具体接触了一个创业团队,是一个做耳机的团队,接待我们的是一个亚裔MM,我们双方在创业和工业设计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对话,这个团队做了两年,同样道理能在这里办公是拿了天使轮的,他们有自己的工程设计团队和市场团队,我们好奇这样的小团队是如何做好市场和众筹的,他们产品的生产制造也是在深圳工程师为了配合工厂也跑去深圳了,我们强烈建议他们团队的设计师也需要接触代工厂进行沟通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产品的品质,最后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团队会选在旧金山而不是亚洲因为成本应该可以更低,回答也很简单清晰,他们的产品是面向北美市场的,最后我们互换了名片表示在深圳如果他们遇到任何供应链的问题都可以来联系我们的供应链团队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第三站BioCurious这是一个生物创客空间RunwayTito也是这个空间的创始人,这里的一切很陌生。。。把鱿鱼的DNA注入洋葱体内你能想象么。用来干这件事的机器是他们几个朋友自己设计的因为买的话太贵了,这个很酷,等等还有其他很酷但是我不了解的事情,但有一样东西很熟悉3D打印机--生物3D打印机这也很酷,虽然很多不了解的领域但是两天两家创客空间走下来在我脑中对创客空间在美国的定位有了一个词去形容education教育,这些创客空间在做的事情非常像一种提供了简单实习器材的技校,帮助人们把知识形象化而让人们更好的理解科学体验科学也许这能帮助人们发现很多不成发现的技术细节,这是一种对教育体制的补充。对于这家生物创客实验室来讲由于领域的高深决定了来这里参与的人一定具有某种程度的教育背景以帮助他们有耐心的持续探索下去,同时创客空间内容活动的参与者都非常的关注未来,科技,下一代,这是一群有远见敢于尝试的美国人,又不是十分的功力注意,个人认为这是创客空间的好样板也代表了某种程度的未来趋势,如果对这些趋势的更深层次的去理解是不是可以认为各个专业领域和学科都可以出现相对应的创客空间应为这是关于教育和未来的主题,回到中国来考虑这个问题的话是不是具有可操作性呢?如果操作该如何去做?面向学科教育的创客空间该如何存在?我想能够做这件事的一定既不是和政府扯上关系的人也不是功利的人,他一定具有系统的知识和对生活的热爱才行,因为以这个生物创客实验室举例来看它需要自由的空间和想象力以及扎实的知识和不浮不躁的心态。

后记,两天下来体验越来越高潮,对下一天要去的地方和未知的将要发生的碰撞非常的期待,同时对自己英文水平的疑惑始终让我对周五的演讲战战兢兢,在这陌生的国度既有渴望又有惶恐很有意思的体验,接下来斯坦福走起!

记于美国时间32日星期三凌晨

 

 


 

黄玉荣

 

深圳大学副教授

 
 

就像在中国我们离不开百度一样,在美国和全球很多地方,人们离不开谷歌。任何查找搜索,人们往往第一反应就是google一下。如果问路,即使正在遛狗的路人应该对附近街区熟悉吧,他们也往往是掏出手机查谷歌地图,这一点也不奇怪。令我奇怪的是2014年的某一天,我去纽约肯尼迪机场接人,由于弄错了华航和国航的停靠航站楼,问咨询台工作人员,她面对着眼面前的一堆航班到港时刻表,却熟视无睹地掏出手机google。也是,2秒钟解决问题。对于这样的明星企业,能够前往拜访当然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31日一早看天气预报,阴天有雾。但当我们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到达旧金山山景城的谷歌园区时,却发现碧空如洗,大绿毯子上,四种『谷歌色』的呈45度倾斜的休闲椅和大遮阳伞次第展开,撑起的是一片片不被打搅的世外桃源和热情明朗的谷歌气场。谷歌色是我的命名,就是它LOGO上的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红黄蓝是三原色,绿色则是黄+蓝的结果,据说表示Google不墨守成规的意思。这几种原色其实很土,但搭配在一起确实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营造出一种强大的活力四射的气场。

他们的很多文化产品包括置放在各办公楼门前用于大楼之间通勤顺带健身的谷歌自行车车体也由这几种颜色组成。在谷歌园区随意骑行,俯视满眼都是开满白色、黄色小花的绿地,仰视则见高大的树木,澄澈的天空,心情要多好有多好,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小径永远不要到头。

完善的园区环境和优越的福利待遇是硅谷高科技公司招揽和留住高级人才、激发员工创新激情和创造力迸发的必要条件。而谷歌作为硅谷超级明星企业的福利在硅谷又算是最好的至少是之一。高薪没法比较,不同岗位不同贡献无法评估,这里单谈它的员工一般福利或者说是基本福利。据悉他们的福利大约分免费美食、洗衣改衣服务、户外运动中心、代办大型私人事务、比一般公司长的产假、新生儿关怀、员工子女教育等。当然还包括代发礼物,尤其是公司自己的产品。我家至今还有一台谷歌手机,是老同学海云送的,他太太丽雅加州洛杉矶分校毕业后一直供职于谷歌,想必亲朋好友都可人手一台谷歌手机了吧?近几年谷歌又推出了邀请名人、作家到访演讲和当红艺术家到园表演。此行李大维老师再谷歌物联网部门专门做Tech Talk大约算是此类员工福利。因此,可不可以说深圳创客西游团到谷歌交流是去给谷歌作员工关怀呢?

 

此行对谷歌员工福利体会最深的是免费美食。为5万多名员工提供即时餐饮是什么概念?谷歌有20多家食堂,由法国蓝带厨师烹饪,号称『天下美食应有尽有』并不夸张。有的食堂还专门开设亚洲美食专门档位,春节期间还有饺子、汤圆供应。我们午餐的那一家餐馆品种丰富,不亚于5星级酒店的自助午餐。除了餐馆,还有咖啡吧、果汁吧星罗棋布于各办公区之间,号称150英尺之内就能找到食物。据说光咖啡吧就有20多家,提供卡布基诺、冰茶等饮料,有需求者报名字给服务员点单,几分钟后服务员会讲写有下单者名字的饮品放到台子上。除了饮料,还有各种甜品:点心啦、巧克力啦、冰淇淋啦、布丁啦等供应;果汁吧是真正的鲜榨果汁,他们给果汁起了类似红粉佳人、绿色公主之类的芳名,后面注明成分。我点的饮料就是生姜甜菜榨的,味道有点怪,但看在是谷歌出品的份上,我还是喝完了它。

整个园区宽阔无比,感觉就像是一个谷歌帝国,到处都是印有新老LOGO的新老大小楼,从楼龄可基本感受到谷歌的壮大过程。路边不时看见并置的强强联手LOGO,比如GoogleYoutubeGoogleYoutube,昭示着谷歌缔造技术和商业帝国的雄图大略。

这些雄图大略靠什么实现?除了战略,就是战术,总之都离不开谷歌人。靠什么吸引人、留下人?当然是员工关怀和福利。但员工福利却永远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我在女洗手间看见堆得老高的女性专用物品和配备齐全的哺乳室时,我在想已经无微不至到极致了,不能再体贴了,但事实证明我错了。据悉谷歌园区最近正进行大规模扩建,号称要把办公室变成湿地公园,采用轻量模块化结构建造,可快速移动和整体迁移,不要窗户和天花板,就像一座可移动的中央公园。这种天堂方案超越我有限的想象力,我不知道关怀还可以好到什么程度。就像现在我认为已经堪称完美的关怀还有人在叫吃胖了、按摩椅太吵了,还有『商业血汗硅谷』、『硅谷创新血汗工厂』之类的说法。我只是在感慨,谷歌追求技术的极致,也追求服务的极致,而这极致服务的动力在于她珍视人才的价值、创造无价,他值。

 


 

 
 
说好的结尾彩蛋
 

 

良心小编

高清无码大派送

摄影丨李大维老师

 

 

 

首页标题    新闻报道    创客西游1.0    【创客西游记】Day2:Google丨GSV Labs丨BioCurious